近年来,艾滋病毒感染率大幅下降,与此同时,可用于抗击艾滋病毒的疗法不断增加,变得更加有效,耐受性更好。这使得病毒感染者的预期寿命与未感染者相当,并能长期保持良好的生活水平。在庆祝 “世界艾滋病日”(12 月 1 日)之际,世界卫生组织(WHO)提醒我们,这些成果固然值得欢迎,但绝不能因此而放松警惕,因为这种病毒始终潜伏着,而且肯定没有停止在世界各国造成重大的健康问题以及相关的人力和经济损失。
尽管当今艾滋病毒/艾滋病问题在非洲大陆尤为突出(那里约有 2 600 万艾滋病毒抗体阳性者,防治工作困难重重),但不容忽视的是,230 万欧洲公民、340 万美国人和生活在东南亚的另外 350 万人也是艾滋病毒携带者,他们需要持续的护理,以维持足够低的病毒载量和足够高的 CD4 淋巴细胞水平,从而避免严重的免疫抑制和由此引起的并发症。
根据艾滋病毒感染新诊断监测系统在国家层面收集的数据,2018 年,意大利共有 2847 例艾滋病毒感染新诊断病例,相当于每 10 万居民中有 4.7 例新病例:发病率略低于欧盟国家的平均水平(每 10 万居民中有 5.1 例),且在 2012 年至 2018 年期间总体呈下降趋势。然而,在 25 岁以下的年轻人中,感染传播在 2017 年达到高峰。25-29岁人群(每10万居民中有11.8个新病例)和30-39岁人群(每10万居民中有10.9个新病例)的发病率最高。2018年发现自己是艾滋病毒携带者的人中,男性占85.6%;男性的中位年龄为39岁,女性为38岁。
2018年,意大利新确诊的艾滋病毒感染者中,大多数是由于无保护性交(占所有报告的80.2%),三分之一的病例是在发现艾滋病毒相关病理或特征性症状后进行艾滋病毒检测的(32.6%)。其他检测原因包括:危险行为(14.4%)、其他病理检查(11.3%)、筛查倡议/宣传活动(9.8%)、无保护性交(9.7%)、诊断或疑似性传播感染–STI(4.0%)。
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
意识到即使在今天,艾滋病病毒感染也会造成严重后果,了解病毒的传播途径以及如何避免被感染是降低个人感染风险和防止他人感染的基础。目前,这种疾病的感染途径主要有两种:性行为和注射吸毒者滥用注射器。在这方面,应当重申(因为许多人忘记了这一点或低估了这一概念),不一定要自己从事 “危险 “性行为或对自己的性伴侣不甚了解才能发现自己艾滋病毒呈阳性。
事实上,艾滋病病毒并不关心它决定感染的人的性取向,也不关心性行为是同性的还是异性的,所涉及的人是年轻的还是年长的,是刚刚认识还是已经结婚一段时间了。对于艾滋病毒来说,任何机会都是在新的宿主身上定殖的好机会,它不会急于引起可能使人怀疑其在体内存在的症状,因为如果长期 “隐姓埋名”,它就更有可能将自己传播给更多的人。
在整个性关系中采取预防措施,始终使用安全套,是保护自己和性伴侣并减少艾滋病毒传播的最有效手段。这种小心谨慎的态度还可以预防其他性传播疾病,近年来,这些疾病又开始大量传播,尤其是在年轻人中,如衣原体感染、淋病、滴虫病、生殖器疱疹和梅毒(如果不及早诊断和治疗,这种疾病可能会非常严重,人们本以为这种疾病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现在又成为了新闻)。
同样重要的是,如果你认为自己可能由于某种原因感染了艾滋病病毒,那么就应该通过简单、无害、匿名和免费的血液检测来检查自己的艾滋病病毒阴性或阳性状况。虽然等待结果的过程可能会让人有些紧张,但进行 HIV 检测对了解是否有必要进行深入评估、开始适当的治疗和采取适当的行为以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至关重要。要进行检测,只需向医生询问相关信息,或直接前往授权进行检测的医院、临床诊断中心或门诊部即可。
如果您想知道离您最近的 HIV 检测中心,或者您对该疾病有疑问,或者您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以帮助您的朋友或家人,您可以拨打艾滋病和性传播感染帮助热线(TAV/IST),电话号码为 800.861.061,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下午 1 点至 6 点。接线员用意大利语和英语回答问题,每周两次,还可以得到保护艾滋病毒感染者及其家人权利的法律专家的建议。此外,您也可以在网站(https://www.uniticontrolaids.it/aids-ist/test/dove.aspx)上查阅各大区的艾滋病毒检测中心分布图,或访问 ReTe AIDS – 团结就是胜利网站(https://www.uniticontrolaids.it/ReTeAIDS.aspx),并联系离您家最近的地区协会的接线员。
资料来源
- 世界卫生组织 – WHO (https://www.who.int/hiv/en/)
- 卫生部 (http://www.salute.gov.it/portale/hiv/dettaglioContenutiHIV.jsp?lingua=italiano&id=5206&area=aids&menu=conosc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