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随机试验对 75 名 2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检查,结果表明,旨在促进十二指肠粘膜再生的创新型微创消融术既有效又安全。
这项工作的协调人是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医学院胃肠病学教授阿伦-桑亚尔,他在 11 月 13 日至 17 日于波士顿举行的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年会上介绍了这一成果。
萨纳尔报告称,在采用这种内窥镜技术 6 个月后,血糖值和肝功能值均有所改善,体重也有所减轻。
这项前瞻性双盲研究在欧盟的九家医院和巴西的两家医院进行。39 名参与者接受了这种称为内镜十二指肠粘膜重铺术(DMR)的手术,另外 36 人接受了假手术,类似于此类研究中评估药物时使用的安慰剂。
手术前,患者的平均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为 8.3,平均体重指数为 31.1 kg/m2,简而言之,他们都是糖尿病和肥胖症患者。24 周后,患者的病情普遍得到改善,但十二指肠粘膜消融术的实际治疗效果要好得多,而且与非酒精性肝脂肪变性相关的数值也呈上升趋势,而肝脂肪变性是一种容易导致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的疾病。
除疗效外,该手术还具有总体安全性: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十二指肠粘膜增生”,Sanyal 说,”是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的代谢性疾病的潜在治疗目标。
资料来源:2019 年波士顿肝脏会议上的 LO2 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