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耐药性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而在意大利,这种情况是欧洲最严重的,许多可怕的细菌现在已经无法被大多数现有的抗生素所消灭。根据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ECDC)的数据,在欧洲,因抗生素耐药性而死亡的人数(每年 1 万人)中,意大利占了三分之一:在欧盟/欧洲经济区(EU/EAA)地区,情况同样严重的只有希腊、克罗地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
除了建议使用市场上更少、更好的抗生素以保持其疗效,以及努力寻找对细菌更有效的新药(这是一项长期、复杂且很少成功的任务)外,研究人员还在测试通过将现有抗生素与其他化合物结合来增强 其作用或 恢复其抑菌/杀菌活性的可能性。
在这类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中,有一种是基于蔓越莓诱人的红色浆果中所含的一种蛋白质:这种植物也被称为 “美洲蔓越莓 “或 “美洲土茯苓”,因其对女性下尿路炎症的有利作用(除了医生指示的任何特定疗法外)而被长期利用。
具体来说,发表在《科学进展》(Advance 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表明,蔓越莓中含有的原花青素蛋白(c-PAC)能够干扰病原微生物产生的两种重要抗药性机制:选择性膜渗透性,它允许细菌不吸收或只吸收极少量本应杀死它们的抗生素;以及将已经吸收的抗生素分子从细菌细胞中主动 “泵 “出,以免它们造成任何伤害。通过降低这两种防御机制的有效性,c-PAC 将增加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的反应。
在体外和体内试验中,c-PAC 对一些在感染时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最常对现有药物产生抗药性的细菌具有保护作用 ,如大肠杆菌(主要导致严重的、危及生命的胃肠道感染,尤其是在儿童、老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铜绿假单胞菌(导致难以控制的呼吸道、泌尿道和眼部感染,以及严重的中耳炎和内膜炎)、铜绿假单胞菌(导致难以控制的气道、泌尿道和眼部感染,严重的中耳炎、心内膜炎和经常致命的败血症)和变形杆菌(主要导致严重的尿路感染)。
就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而言,c-PAC 不仅能防止四环素耐药性的产生,还能减少这些细菌在目标器官表面形成生物膜的趋势。生物膜的形成是一种定殖机制,微生物利用它来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降低药物攻击和杀死它们的能力。因此,阻碍生物膜的形成等于让细菌变得更加孤立和脆弱。
这一初步证据能否转化为含有抗生素和蔓越莓蛋白的组合药物还有待观察,但前进的道路无疑是有趣的,也让人看到了希望。
资料来源
Maisuria VB等人 原花青素干扰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内在抗生素耐药机制Advance Science 2019; doi:10.1002/advs.201802333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002/advs.201802333)